钱学森曾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大学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创新型人才?这一道世纪难题,很多大学在不断求解。
武汉大学的做法是,通过营造创新特区,引导学生喜欢科研、敢于创新。“给学生开放的环境,创新便会萌发。”不仅如此,武大还想办法将科技成果请出“象牙塔”,变成生产力,破解科研成果转化难题,为高校服务地方发展提供新鲜经验。
一所百年老校,何以如此“新潮”?个中缘由,值得思索。
——编 者
快到学期末,武汉大学本科生小孙在微信应用“武大助手”里输入一位教授的名字,一秒钟的工夫,那位教授本学期所上的选修课、挂科率、平均分数就出现在手机屏幕上。目前,该应用已拥有两万多名用户,其发明者只是一名大三男生——21岁的谢梦非。除了“武大助手”,他还独立设计完成了“武大树洞”、“抢课插件”、“帮室友找对象”等校园应用,并被其他高校开发者所模仿。
在珞珈山的另一侧,武大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里,两院院士李德仁正带领团队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讨论测算,也许数年后,这里迸发出的火花就会变成国人指尖显示的导航图景。
从大学生的创新项目,到教授的创新蓝图,再到产学研转化后的创新产业,创新已然成为这所120岁名校的新名片。
土壤宽松
每年200多万元支持学生科研,首设“创新学分制”
走进校内的“阿里巴巴”小茶吧,常能看到几个本科生聚在一起,讨论自己主持的科研项目或创新实验。据悉,武大每年由本科生申报并主持的创新科研项目多达数百项,其中不少取得了成果并获得专利。
“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说,学校的人才培养、科研、制度建设都为这一目标铺路,希望造出一片“创新特区”。
“学校每年拿出200多万元支持本科生的创新科研项目,平均有70%的学生参与到各种类型的学生科研项目中,这一比例是全国大学中最高的。我们争取在未来几年能覆盖到100%的学生。”武汉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黄本笑说。自2006年至2013年,武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共4549个立项,累计获批资金848万余元。其中,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89项,获得教育部资金资助571万元;大学生业余科学研究基金项目3960项,学校资助金额277万余元。
“自由宽松的制度是创新的土壤。”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陈传夫说,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开放政策,鼓励学生开展自主项目研究。2003年,武大在全国高校中首次设立了“创新学分制”,学生可以通过科研、创业或社会实践活动所取得的优秀成果获得学分。2010年,武大又首推“学分收费制”,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老师、自主决定何时毕业。
“武大的实验室是全国高校中开放程度最高的。只要有需要,无论是普通实验室还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报计划就可以使用。”黄本笑说,每年武大要为这些实验室补贴150多万元。此外,武大还投资1900万元建立了创新实验中心,为学生提供了“DIY空间”、“创客空间”。
创新的土壤,自然结出丰硕的果实。陈传夫说:“这些年由在校生申报的专利数就达上万件,全国领先。”“每年主动、直接进入创业领域的学生有200人,比例达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0.3%—0.5%。”黄本笑说,“我们的想法是:充分开放,允许失败,给经费,给空间,给机会。”
“创新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结果。给学生开放的环境,有多途径的选拔与培养制度,创新便会萌发。”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说。
政策给力
教师转让专利70%收益归个人,科研成果转化风险学校担大头
除了在教学上栽培创新元素,武大的科研力量也在向世界顶尖创新力看齐。近10年,武大在学术研究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战略目标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科研方向从单一的科学研究向兼顾国家重大需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方向转变。据悉,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有两个是由武大的专家主导负责的,这在全国高校中绝无仅有。
不过,光有顶尖的科研水平还不够,成果如何服务社会是个难题。“长期以来,高校很多科技成果难以走出‘象牙塔’,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武大校长助理孙庆桥说。在武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章登义看来,科研成果走向市场时,先要厘清高校和研究者怎么切割现实利益,“比如专利归谁所有、技术收益怎么分配等,如果这些问题谈不清,科研成果转化缺乏动力,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武大恰恰在这个难题上着力。2009年,武大出台《专利技术转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学校对外转让专利技术取得的收益,计算为发明人的科研工作量。教师转让一件专利,其中70%的收益归个人所得。”这一新制度收获了明显成效。教授李晓明的一项节电专利以1500万元转让给企业,另一项专利上升为国家标准并于2011年开始实施,这也是我国首例个人发明专利上升为国家标准。
“科研成果转化是有风险的,风险谁来担?高校还是个人?”孙庆桥说,武大对特别重大的科技成果产权和股份转让,都会“一事一议”和“特事特办”,风险尽量多由学校承担。
2011年和2012年,武大推出力度更大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意见,明确规定:知识产权归武汉大学所有的授权发明专利,按照0.3万元/件直接奖励给发明人;支持教师在示范区创办科技型企业或文化创意企业,学校为其保留专业技术岗位3—8年;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在示范区就业与创业,学校每年设立100万元创业基金给予支持。
“目前而言,武大对创业教师和研究生的支持力度全国最大,比如保留专业技术岗位时间最长可达8年,其他国内高校一般最长只有5年。”章登义说。
在一系列政策激励下,研究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大幅提高,申请量、获批量每年增加30%。仅2012年,武大就获批专利626项,专利转让97件。“全国名牌高校的专利转让平均每年也不过10来件。武大的专利转让数量增加、转让的成交价增加,说明措施起作用了。”章登义说。
落地到位
一个创新种子支撑一个链条,产学研良性互动
去年9月,武汉禾元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杨代常被评为当地科技成果创新、自主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优秀企业家代表”。这位董事长的另一个身份,则是武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这家由武汉大学牵头的企业整合了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及相关企业的人才科技资源优势,吸引了海内外10余位院士在内的近70个顶尖研发团队入驻,集聚了约20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加盟,承担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等大批国家重大专项和课题。
“这是一个用创新凝聚发展能量的成功案例。创新技术有了,业内精英聚集到一起,可以创造社会价值,为当地带来就业、利税等。”章登义说,这就是一个创新的种子支撑起一个链条,各方面实现互利共赢。
“武大的发展战略是‘顶天立地’,‘顶天’做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立地’是把创新落到实处,服务国家和当地的发展。创新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能量。”李晓红说。
“走产学研合作之路,武大已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完整的科技创新链条。”武大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平湘举例说,武大有机硅、武大吉奥、武大卓越等这批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快速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推动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应担‘顶天立地’之责。”李晓红说。(记者 杨宁 吴江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