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下称审查业务管理部)组织的专利审查高速路(Patent Prosecution Highway,下称PPH)业务推广会分别在北京和深圳举行。会上,专利代理机构、企业以及专利申请人代表聆听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美国专利商标局、日本特许厅、韩国知识产权局的PPH专家对各局PPH业务概况、申请流程、运行情况等内容的介绍。我国企业代表还分享了其运用PPH业务的实践经验。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与日本、美国、德国、韩国、俄罗斯等12个国家的专利行政机构启动了双边PPH试点,PPH对外合作的网络已初步形成。PPH业务的开展对于缩短我国专利申请人海外专利申请的审查周期,提升专利授权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国内外专利申请人和专利代理机构的广泛关注。
“PPH业务是一项新兴的局间合作机制,其目的是为专利申请人在海外提交专利申请开辟一条加快审查通道,以帮助其在海外尽早地获得专利授权。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积极与外局开展PPH试点工作,以便为我国专利申请人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专利审查服务,同时也寄望于通过这项业务增进各局间的专利审查结果共享,促进专利审查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杨铁军在PPH业务推广会致辞时表示。
不断宣传扩大影响
由于PPH是两个国家或地区专利审查机构之间搭建的一条通道,只有两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利审查机构签署了关于PPH的协定,专利申请人才能利用该机制,使其在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后续申请得到加快审查。
据了解,专利审查高速路业务分为依据《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阶段审查结果的PCT-PPH和依据国家或地区、PCT国家阶段的审查结果的常规PPH。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基于合作局的自身情况分别与上述12个外国专利行政机构开通了上述两种通道或其一。专利申请人利用该通道,可以缩短专利申请在国外的审批时间、降低申请成本等,有望尽早地在海外市场获得专利保护。
由于具有多方面优势,PPH业务在国内很快受到广大专利申请人和专利代理机构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的推广和宣传下,PPH业务正被越来越多的专利申请人所接受。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在国内推广PPH业务,在PPH新业务启动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就已将与国外专利行政机构签署PPH项目协议的最新情况和项目指南等相关业务信息及时对外公布,以供广大申请人和代理人了解PPH业务的具体规则和申请要求。同时,通过PPH业务推广会,以及针对我国重点外向型企业的PPH业务推介活动的方式,向我国外向型企业和广大申请人推介PPH业务,为其海外申请早日获权提供帮助。”审查业务管理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了及时解决专利申请人、专利代理人及项目合作方对PPH业务运行的意见和建议,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在加强信息反馈渠道的建立,对于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问题,及时了解、及时沟通、及时解决。
优势明显赢得赞誉
据了解,截至今年9月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计受理了4703件PPH请求,其中,常规PPH请求3632件,PCT-PPH请求1071件,日本和美国专利申请人是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PPH服务的主要请求人。此外,我国专利申请人也在逐步使用PPH业务,加快对外申请进程,到今年6月底,中国专利申请人向海外提出PPH请求达到583件,其中常规PPH请求161件,PCT-PPH请求422件。华为、中兴通讯等公司已成为使用该通道的领跑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目前,中兴通讯通过PPH业务对200多件美国专利申请进行了加快审查操作,大多数专利申请在提交PPH请求之后的1至2个月内就能接到来自美国专利商标局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与过去从专利申请到接到第一次审查意见大概需要2年至3年相比,时间上有了明显的变化。中兴通讯知识产权经理皮波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这个速度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
皮波表示,过去在国外提交专利申请,3年至5年之后还没有启动审查程序的情况经常出现,申请人对专利何时能得到审查并获得授权毫不知情,PPH程序的设置,对国内申请人来说,找到了一条专利申请快速审查并获得专利权的便捷途径,对于国内公司加快海外专利布局,进行专利防御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尽管近两年国内专利申请人向海外提交PPH请求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和美国、日本等开展PPH业务较早的国家相比,在专利申请数量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尽快让国内专利申请人了解、熟知并灵活运用PPH业务,需要做好PPH业务的推广和宣传。
“PPH业务毕竟是一种新的加快审查机制,要想让国内专利申请人接受,并熟练掌握和运用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我们相信,随着PPH在审查周期、申请成本等方面优势的显现,PPH将成为国内专利申请人谋求海外专利申请加快审查的一条重要通道。”审查业务管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