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5日电(记者王敏)专利对企业意味着什么?知识产权战略能为企业带来什么?对此,37岁的孙正军感触良多。2011年,凭借多件微环境降温专利,他在深圳创业创新大赛中胜出,也因此获得政府的奖励和资助。他创办的公司在一年后实现盈利,目前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这就是知识产权的力量。曾经,知识产权对国人来说遥远而陌生。如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知识产权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关系民族未来的一件大事,和国家、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样的变化,源于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进行的一项制度创新实践。2008年6月5日,着眼国家长远发展需要,我国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将知识产权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统筹部署和整体推进,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三策并举。由此,我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真正进入了战略主动期。
这项国家战略的出台和我国的切肤之痛密不可分。多年来我国以“世界工厂”闻名,但缺乏自己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作支撑,“中国制造”几乎成了“廉价”的代名词。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08年6月颁布《纲要》后,国务院批复成立了由28个成员部门组成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同时,全面加强各领域各区域知识产权战略部署,专利战略、商标战略、版权战略以及农业、林业、国防、中央企业、科技等重要领域知识产权战略或规划相继出台,并按计划逐年推进,逐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
五年来,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全社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水平取得可喜进步,知识产权事业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期。
通过战略推进,全社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快速提高。2012年,我国三种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205.1万件和125.5万件,发明申请量居世界首位。步入2013年,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超过3.3件,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目标。2012年,我国受理商标注册申请164.8万件,商标累计有效注册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作品著作权登记量68.8万件、软件著作权登记量13.9万件,均达历史新高。在数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各类知识产权的质量也在稳步提升。
从载人航天、“蛟龙”深潜、航母入列、“北斗”组网到联想、华为、海尔……我国在战略性高科技领域掌握了一大批核心知识产权,一批民族品牌也正逐步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知识产权的支撑力量正不断彰显,创新发展之路生机盎然。
“战略实施不仅带动知识产权的发展和繁荣,同时还明显提升了全社会的知识产权运用水平,增强我国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有力支撑。”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召集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表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