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孵化器真的疯了吗?
“眼下,一些媒体人、投资人、众创空间的创始人认为,中国孵化器过热了,甚至疯了。但情况真是这样的吗?”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杨跃承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说,“局部真实不等于全局真实。不能因为一些个别地方的不成熟,认为中国孵化器疯了”。
中国孵化器数量是一个谜吗?
“没有人知道中国孵化器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在近期一些媒体的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这样说,“越来越多的人,在原有头衔之上,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某某孵化器创始人或者合伙人”。他们基于此进行判断,“孵化器进入了一哄而上的非理性发展阶段”。
“对于孵化器的担忧,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从关心的角度出发的。但这些看法有多少是在全样本分析基础上得出的?”杨跃承说,“没有足够数量的样本,结论可能就是不客观的。”
作为中国孵化器的管理部门,火炬中心有一本账。杨跃承说,“截至2015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近3000家,众创空间2300多家。这些是有统计的,而不像某些人说的是一个谜”。
根据科技部统计,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面积超过8000万平方米,服务和管理人员超过3万人,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毕业企业超过6万家,孵化器内的创业人数超过150万。
杨跃承告诉记者,从1987年第一家成立以来,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呈现出健康、蓬勃、规范、有序的发展势头。
“近30年发展到30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基础应该说是扎实的。现在,大家担心疯了的,其实是众创空间。矛头到底指向谁?这是精准判断的前提,不能混为一谈。”杨跃承说。
2300家众创空间真的多吗?
“不夸张地说,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找我,说是某某众创空间的,希望寻求合作。”一位众创空间管理者说,“众创空间的数量已经高于创业项目的需求量。很多众创空间根本不知道在做什么。”
那么,中国已有2300家众创空间,数量是不是过剩了?科技部火炬中心党委书记翟立新认为,“与越来越多投身创新创业的群体对创业服务的需求相比,众创空间不仅不过剩,可能还不足”。
在他看来,新科技革命的到来,社会资本力量的积累,让创业成为新经济的突破口。中国有3000万在校大学生,每年有700万毕业生,这需要大量的创业服务机构。
“中国有2000多所大学,这是创业教育的主阵地。而众创空间可以把书本教育和实践结合起来。单从大学一项来看,众创空间的数量可能还不够。”翟立新说,“大家担心中国的孵化器疯了,其实落脚点不该是数量,而该是能力建设”。
“中国有2000多个县,2000多所高校,每年经济增长总量等同于一个中等发达国家。在三重叠加的背景下,2300家众创空间真的多吗?”杨跃承说,“其实,在多还是不多背后,隐含着一个话题。大家担心,这么多众创空间是在政府干预中产生的。在这里,我告诉大家,火炬中心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众创空间是市场化主体建设的。这说明,众创空间的快速发展是在大众创业爆发时期强大市场需求驱动下的必然结果”。
创业失败就等于浪费吗?
“创业热潮退去之后,众创空间会死一大片。”一些媒体人、投资人、众创空间的创始人表示,“政府支持了这些众创空间,就意味着浪费了大量资源”。
对于众创空间的生死问题,杨跃承希望更多人理解,“众创空间为代表的新一代孵化器,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众创空间服务创业者,但本身也在创业。创业是九死一生的事。所以,有些众创空间会死去,不必过度担心”。
在杨跃承看来,支持众创空间发展,对于政府管理能力是一个考验,“众创空间是一个新事物,成为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新机制、新模式的试验田。这就要求政府不能违背市场规律,一厢情愿去推动。现在,政府对于众创空间的帮扶,大多采用后补贴的方式进行,这就尽可能避免了浪费的出现”。
“更重要的是,大家应该明白一点,创业失败不等于浪费。在当下的中国,连续创业已经成为了一种新趋势。一次失败了,不等于画上句号;他们会总结经验,再次出发,争取成功。”杨跃承说,“新一代孵化器刚刚起步,需要在磨砺中成长。过于严格地要求甚至监管,不利于新事物发展。”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我们一直在说,但遇到具体事情,往往乱了方寸。我们希望,众创空间能够推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这就不能急于求成。在看不准的时候,先让子弹飞一会儿,以市场为主进行调节。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不能缺位,要根据新事物特点,进行相关机制体制的改革,保证政策能够落实到位。”翟立新说。
新一代孵化器需要怎样改进?
“很多人盲目进来,却忽略了规则、能力、资源这些最重要的东西。”一些专注于科技型企业的投资人告诉记者,不少新一代孵化器比创业公司还难熬。
“中国孵化器真的疯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不过,众创空间确实需要进一步强化功能性。”翟立新说,“作为针对早期创业者的重要服务平台,众创空间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与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等共同组成创业孵化链条。众创空间必须生存下去,才能很好地为创业企业服务。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最近,北京市科委针对北京众创空间的一项调查显示,众创空间在提供培训、投融资、法务、财务等方面的服务能力较强,但仅有44.4%提供市场营销服务、39.7%提供供应链服务、20.6%提供科研条件。对创业者来说,20.4%的创业企业和团队认为缺乏有效的创新创业辅导,15.6%没有明确的商业模式,14.4%产品定位难,12.6%团队组建不合理,从侧面反映出众创空间在产品和商业模式构建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目前,草根空间初具规模,但需要做好垂直服务,再扩展服务范围。同时,高校、院所以及有条件的大企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利用好手头的资源,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营造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中国孵化器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翟立新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