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在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中国互联网金融30人论坛主办的2021第八届中关村金融科技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当前国际形势对金融科技发展的影响利大于弊,一是加快了金融科技发展变革和融合应用;二是以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为主的关键核心技术成为竞争焦点,推动金融科技发展模式创新;三是安全发展被摆在了更为突出的战略位置,金融科技监管和标准化工作进程加快。
提升金融科技普惠性可得性
当前,新一轮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在高效的基础设施、巨大的市场规模、积极的创新氛围、包容的政策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取得了积极成效。银行数字化转型进入快车道,互联网保险业务快速发展,智能投顾、供应链金融等稳步推进。
目前,在服务“三农”、精准脱贫、小微企业融资与智慧城市建设等场景中,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链条逐步顺畅,新服务、新产品不断涌现。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关村金融科技产业发展联盟秘书长刘勇表示,我国的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正在形成以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中心,以互联网企业为支撑,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补充,金融科技企业赋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制度保障不断健全的全方位发展格局。
打造国际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依托政策红利,金融科技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广州、南京等地实现了多点开花。其中,北京聚集了大量拥有前沿技术的金融科技企业,已基本形成了覆盖金融科技服务各个领域的全业务版图。
“海淀区凭借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先行先试’和深厚积累,具备了建设国际一流金融科技高地的坚实基础。”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林剑华表示,2020年前三季度,海淀区经济总量达到6100多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金融服务业贡献率超过了65%。同时,疫情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加速,大数据、生物识别等底层技术的应用场景快速发展,初步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海淀区360余家重点金融科技企业营业收入超过了15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金融科技呈现新发展趋势
对前沿金融科技的创新探索,是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抢占产业数字化先机、获取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陈道富表示,数字经济会带来成本的下降、效率的提升、组织的再造、风险的降低,可以使我们有更好的体验,但与此同时,也会给原有的组织管理乃至整个社会的风险管理带来很多挑战,因此,应根据其背后的真正风险点采取适当管理。
专家表示,在新的发展阶段,优质金融科技资产和创新资源有望进一步整合,跨域、跨界、跨境创新将成为发展新常态,未来,在数据互联机制的基础上,金融科技将走向科技共享、利益共分的新时代。
论坛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报告(2020)》称,随着技术与金融高度融合,创新资源不断丰富,各类社会基础技术建成,行业将呈现出新发展趋势,金融科技发展将逐渐由“双稳”阶段向集聚阶段过渡;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更加精准;底层技术乘数效应显现,加速带动上层业务深度融合;新基建推进金融科技B端服务,加速智慧社会建设;金融机构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力度加强;区块链与实体经济融合更加深入;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相互赋能效应凸显;数字隐私保护逐渐规范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