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管理流程再造 打出一套组合拳
对于像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柯兵这样的科研项目管理者而言,过去的一年可谓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直到最近,他们才终于松了口气。“目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各专业机构已陆续走完了相关重点专项的指南发布、项目申报、立项评审、结果公示与审核等主要流程,即将与项目申报单位签订任务书,并于6月底完成大部分专项的项目立项和经费安排工作。”柯兵说。
至此,作为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突破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即将进入项目实施的新阶段。
众所周知,新一轮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被寄予厚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改革在五类计划中最早启动,也是整合力度最大的一个计划。
“从改革的推进及成效来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塑了管理流程,在打破条块分割、聚焦重大任务和原始创新、完善评审方式、强化信息公开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重要举措。立项安排的审核结果表明,改革红利已初步显现。各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组在审核中均表示,本批拟立项项目符合实施方案和指南的各项要求,基本上汇集了本领域的国内优势团队,同时还发现了一批新的科研团队。”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司长张晓原认为。
改革交出了第一份合格成绩单
近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陆续公示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拟进入审核环节的1073个项目相关信息。这意味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历经研发任务布局、重点专项凝练、指南编制与发布、项目申报与受理、立项评审等环节后,已画上了阶段性的句号,交出一份合格成绩单。
早在2014年底,科技部等部门就选取了6个重点专项开展了试点工作。这6个试点专项集中体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链条设计和一体化组织实施的特点。以其中的“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为例,该专项涵盖了围绕目标的所有环节。
“基础研究阶段的比如大气污染的形成机理、它与健康的关系等,应用阶段的研发各种有效的污染控制技术,示范应用阶段的开展重点行业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构建全方位的污染控制监管与政策评估技术体系等。”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邓小明介绍说,“特别是,围绕专项实施还构建了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大气科研统筹协调机制。”
在试点基础上,研究形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部署及2016年重点专项启动实施的建议方案》,经特邀咨评委咨询评议、国家科改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报国务院批准实施。
该方案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重点任务布局,与落实“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能源行动计划、网络安全、生态文明等国家战略紧密结合。
根据该方案,从2016年2月份开始,在现代农业、人口健康、产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和新型城镇化等领域陆续启动了36个重点专项。
这36个重点专项的项目申报指南涉及690个支持方向,共受理3663个项目申请,有数万家单位参与,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充分调动了全社会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在各类单位牵头申报的项目占比中,高等学校占37.1%,科研院所占24.1%,企业占33.4%,其他各类单位占5.4%。7家专业机构组织了近1700位专家开展项目申报评审,全部专家均由统一的国家科技专家库抽取产生,其中,34.5%的专家为两院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对于典型应用示范类项目,还积极吸收企业一线专家和特殊行业的专家参与评审,发挥市场机制对技术创新的导向作用。
“我们这些专业机构都有管理科研项目的经验,对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而言,从受理项目到评审,再到全过程管理,我们的努力方向就是按照改革的要求,营造好的环境,让科技计划管理更加符合科研规律。”柯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项目申报及评审方式打出一套改革组合拳
“对申报人员来说,最大感受是现在从指南公布到拿到评审结果时间很快,我们这个项目大概是春节时公布指南的,现在已经走完全部流程,这个时间大概是以往申报大项目的一半。”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胡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确如他所说,项目评审改革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一大亮点。首先,针对改革前科研人员反映的项目申报材料过于复杂、准备工作较为繁琐的情况,推行“预申报+正式申报”申报方式,简化项目申报准备工作,有效减轻科研人员申报负担。
根据指南要求,科研人员先行提交3000字左右的预申报书,着重说明申报项目的目标和指标,简要介绍创新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基础。专业机构受理预申报书后开展首轮评审,不需要项目申报人进行答辩。首轮评审将遴选出3—4倍于拟立项数量的申报项目,进入下一轮正式申报。
“而且,以往的数轮答辩会对你的技术方案做非常细化的要求,而现在评审专家只对技术方案做方向性把握。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要求,要让领衔科技专家有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这次改革的确赋予了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胡震说。
创新项目评审方式也是重要的改革内容:建设了针对各重点专项的核心专家库,为立项评审更精准遴选评审专家打下良好基础;首轮评审和答辩评审的专家均通过统一专家库随机抽取,减小了专业机构的自由裁量权;采用网络评审和视频答辩评审,评审专家与申报单位不见面,有利于专家排除干扰,做出公平公正的判断;采用15—17名专家背靠背独立打分的方式,提高了打分的公平性,降低了专家操控评审结果的风险;评审专家提前审阅项目申报材料,带着问题上会,并将问题提前告诉答辩人,使得答辩过程更加聚焦科技问题和创新点,便于评审专家更加客观地遴选优势科研团队。
改革还注重建立科研诚信承诺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氛围:申报单位和申报人要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杜绝有可能影响公平评审的行为;项目评审专家也要签署诚信承诺书,承诺恪守职业规范和科学道德,遵守评审规则和工作纪律;相关工作人员,更要遵纪守法、公正廉洁。
此外,本次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明确了“裁判员”不能作为“运动员”,即参与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指南编制的专家,不能申报和评审该专项的相关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的制度设计上已经相当完善,最重要的一点是过去的科研项目申报中‘裁判员’和‘运动员’不分,编写指南和申报项目的相互关联,最后真正想搞科研的,尤其是年轻人拿不到项目。长远来看,这是制约中国科技发展的一大瓶颈。我们很高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做出了改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评审专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与过去相比,本次改革更加强调信息主动公开和社会监督,确保计划管理各个环节公平公正。在立项评审过程中,指南发布、项目申报及受理、形式审查、预评审、专家预览、答辩评审等主要环节均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操作完成,全面实现信息公开和全程留痕,做到“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
补齐短板 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采访中接触到的科研人员普遍认为,这次改革力度很大,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都表示理解和支持。科技部副部长侯建国说:“这一年多来,从需求征集、建议凝练、方案编制、战略咨询,到指南编写、项目评审等各个阶段,都得到了广大科研单位、数万名科技人员的参与和大力支持,特别是参与实施方案和指南编写的专家,对工作认真负责,按照回避原则放弃了项目申报,为落实改革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感谢他们。”
“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在启动之初各个环节就已尽善尽美。”张晓原表示,从问卷调查来看,科研人员反映了改革中也还存在需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包括:专家库入库专家的学科、研究方向、研究水平等还需要进行科学详细的分类标识,专家抽选规则需要进一步优化;立项规则还需进一步完善,在评审专家投票打分排序这种基本立项程序之外,是否还可以增加如定向择优等其他方式作为补充,避免所谓的“一考定终身”;指南编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健全,不在指南中设定具体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杜绝部分指南方向指向性较强的问题等。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聂善明副主任也对概算编制与评审提出建议,“本次改革以评审方式确定了各重点专项5年的经费概算,这是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探索和尝试。考虑到科学研究存在着较强的不确定性,建议允许各专项在实施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概算进行动态调整,概算的编制和评审方式也要在探索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我们将认真总结改革工作,高度关注科技界的诉求,建立完善反馈机制,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补齐短板,让改革红利充分释放,让广大科研人员有更多的获得感。”侯建国表示。
(科技日报北京6月28日电 操秀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