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看准的创新方向和领域,要毫不犹豫、尽快启动、一鼓作气、坚持不懈,争取抢得先机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
不创新不行,这在科技界、企业界,已经形成了共识。但一些地方仍把创新当成一般性工作,习惯于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其实,许多实践证明,创新慢了也不行,只有早识变、早应变、早求变,才能率先突破、持续引领。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就意识到杂交水稻对于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他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就开始研究并持之以恒、不断创新,最终实现三系配套、研发出超级水稻,跑在了世界前列,不仅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居功至伟,也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贡献了中国力量。
另一个例子与禽流感有关。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科学家就受禽流感对美国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的启发,意识到研发相关疫苗对保护我国养鸡业的重大意义。于是,他们在一缺经费,二缺设备的艰苦条件下开展研究,终于研制成功禽流感疫苗,在后来的防治禽流感疫情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有效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很大程度上,创新慢了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这是由创新独特规律所决定的。创新犹如体育比赛,冠军只有一个。就技术开发而言,创新只认可“首发”,首个发明会以法律的形式保护其知识产权。在刊发论文方面,也要“抢发”,同样内容的论文往往只认可最先刊发的。据说,早期的学术刊物曾因为收到两篇论文内容一致而难以裁定哪个具有原创性,此后就以编辑部收到论文的日期为依据。由此可见,论文发得慢了也不行。
当今世界,随着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的速度明显加快,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成果转化的步伐更加迅捷。要想在创新上赢得先机,就需要看准创新方向和领域毫不犹豫、尽快启动、一鼓作气、坚持不懈。对于一些尚不明晰的领域,则要冷静分析,深入调研,科学决策,找准方向,尽量避免在创新方向上犯颠覆性错误。
创新动手要早、动作要快,但也不宜急于求成。创新更像种庄稼,不仅要有优良的品种和肥沃的土壤,还要给庄稼足够生长的时间,切不可一味图快而拔苗助长。要设法创造更加宽松的创新环境,耐心等待颠覆性创新成果的出现。
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绵延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取得了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大批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中国高铁、核电成功走出去,再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相信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鼓舞下,我们一定能续写中华民族勇攀科技高峰的新篇章。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11日 20 版)
【关闭】